7月10日至7月17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安荣教授主持,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协同,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等单位师生组成的联合调研团队,继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空间信息技术方法研究》经历“明九边重镇”- 陕西省“延绥镇”、山西省“山西镇”、内蒙古自治区长城文化遗产调研工作后,前往“明九边重镇”山西“大同镇”开展为期八天的第四次长城文化遗产调研工作。
调研团队于7月10日在大同市左云县集合,并于接下来的7天调研了左云县、右玉县、阳高县、天镇县、以及大同市云冈区、新荣区等地,共调研明长城遗产遗址近50处,主要考察了明代防御制度中的屯兵城体系(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日均田野调查时间达10小时,雨天、高温天气、崎岖山路等较恶劣的田野环境并没有影响到调研团队的日程及调研目标,此次调研充分展现了合作、创新、共享的田野调查精神和科研工作态度。
为对“大同镇”长城遗产体系形成直观的感性认知,联合调研团队重点获取了遗址的多项基础数据信息,围绕地理学与多源数据遥感影像结合的科研目标,遵循国家文物局《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空间信息技术方法研究》,针对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信息化发展需求,探寻数字孪生技术对于明长城遗址的科学理论、数据采集、文化传承、模型构建等的技术支撑,增加地理学遥感技术应用与长城遗址遗产保护之间的粘性。通过地理学理论推演与信息技术实证分析结合,助推遗产发掘、遗产保护、遗产开发的阶段性工作,促使长城遗产文化积极有效保护,接续传承发展。
汲取前阶段长城文化遗址调研经验,本次调研利用多光谱无人机、3D激光扫描仪、360度全景相机、Go Pro摄像机等设备,针对“大同镇”长城发展的特点,采集记录一手资料。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引进的大疆精灵4多光谱无人机,通过一个可见光相机及五个多光谱相机,多部相机协同作业,多维度探测长城本体、长城附属营堡及其环境的五个植被指数。调研通过不同传感器,不同高度的建模探测,针对光谱强度不同进行定量研究,拓宽长城遗产文化数据采集及科学研究的广度,为后续研究做充足的技术准备。
国家文物局科研项目《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空间信息技术方法研究》,是针对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信息化发展需求,基于数字孪生及长城学理论,结合空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甘肃、陕西、山西、北京、内蒙古、河北等地的典型长城遗址为研究对象,开展长城文化遗产信息化保护的“循证分析”与“科学推演”两个方面的研究,探索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技术方法体系,涵盖长城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定量分析、虚拟修复、展示传承等技术方法,旨在助力我国长城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活化利用与永续传承。
我院参加大同镇长城文化遗产资源调研工作,为我院承办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山西工作站,开展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及长城文旅融合发展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调研路线图(来源:李蒙)
调研团队于左云县摩天岭明长城合影(来源:曹敏)
雨中的威鲁堡墙体结构调研现场(来源:曹敏)
三屯堡墙体结构与材料调研现场(来源:张晋源)
调研团队于天镇李二口长城合影(来源:张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