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

学院首页 > 实验平台 > 科研团队 > 正文

华北板块成矿作用与动力学团队

发布时间:2025-04-22阅读数:

一、科研团队介绍

华北板块成矿作用与动力学团队致力于解决我国华北板块的成矿作用、演化历史和构造动力学等问题,特别是在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地质灾害成因与防范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前寒武纪地质学及岩浆岩成因;(2)综合地球物理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主要手段包括地震法、电法、重力、磁法等,应用方向包括煤层、断层识别、构造成像等);(3)矿产资源勘探与评价;(4)金属矿物学及环境污染(5)纳米尺度的矿物学、矿床学和环境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6)遥感地质,地理、地质灾害成因与防范;(7)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服务;(8)地学三维建模。

二、科研团队成员

(一)团队负责人

彭冲,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于2016年在吉林大学获地质学博士学位;于2017年至2021年,在吉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又于2021年至2023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目前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SCI检索论文10余篇;作为项目主持人已完成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

(二)团队成员

1.王欣平,地质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乔勇虎,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徐传奇,地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王国强,地质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5.刘海燕,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

6.张冬华,工学硕士。

三、团队成效

自 2021 年起,华北板块成矿作用与动力学团队在科研项目推进、学术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获批及合作交流拓展等多个方面,均有所斩获。

在科研项目方面,团队累计承担 26 项科研项目。其中有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 项省部级项目,科研经费总计约 170 万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

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 SCI 期刊上发表了 15 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论文内容聚焦板块成矿动力学机制、深部地质过程与资源响应等前沿议题,提升了团队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专利申请方面,团队成功递交 5 项专利申请,涵盖大气颗粒物采样与监测及岩样标准成型与取样等方面,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革新注入了新动力。

团队还积极拓展与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和陕西地矿汉中地质大队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交流,与吉林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及英国爱丁堡大学、韩国全北国立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团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总体而言,华北板块成矿作用与动力学团队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