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团队介绍
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团队致力于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植被和土壤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土壤生态以及区域气候模拟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团队定位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科研文化,成为学院科研的中坚力量。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干旱半干旱风沙区植被和土壤恢复;
2.干旱半干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3.土壤生态;
4.区域气候模拟、气候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科研团队成员
团队负责人: 王国华,生态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和植被恢复、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目前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SCI和核心期刊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
团队成员:
1.缑倩倩,自然地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2.刘焕才,自然地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王盛,地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4.王金凤,地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5.曹富强,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6.王钊,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三、团队成效
自2021年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团队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人才培养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团队共承担了11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3项,科技部国家专项子专题1项,总经费达250余万元。这些项目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多个领域,体现了团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研究中的广泛影响力。
在论文发表方面,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SCI和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进一步提升了团队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此外,团队还出版专著1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人才培养方面,团队注重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多位团队成员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展现了团队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效。同时,团队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与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团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体而言,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团队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人才培养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团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研究中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