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团队介绍
1、团队负责人简介

张丙昌,生态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结皮与土壤微生物、恢复生态学。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 Geoderma, Catena, Soil Ecology Letter, J Arid Land等期刊发表SCI文章2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7项。(E-mail: zhangbch@sxnu.edu.cn)
2、团队成员

郑国璋,自然地理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壤重金属与土壤评价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在《地理学报》(英文版)等核心期刊40余篇。(E-mail: shanxizgz@126.com)

辛未冬,自然地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已发表论文20余篇。(E-mail: xinwd@sxnu.edu.cn)

赵康(生科院),生态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mail: zhaokang@sxnu.edu.cn)

明姣,土壤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寒旱区生物结皮生态功能及脆弱生态系统土壤修复研究,已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E-mail: mingjiao@sxnu.edu.cn)

闫丽霞,地质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环境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6篇。(E-mail: yanlixia@sxnu.edu.cn)

宋红梅,农业资源与环境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土壤养分循环及评价方面研究。(E-mail: 319039@sxnu.edu.cn)。
二、研究方向与定位
研究团队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以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为研究区,重点关注水土流失和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脆弱敏感区,以土壤为切入点,研究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与生态驱动过程、微生物功能群与养分循环过程、在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背景下不同生物类群的互作关系,结合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土壤健康与肥力评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等关键科学问题,为黄河中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三、团队成效
1)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50万元,负责人,张丙昌);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项目重点项目子课题(53.2万元,负责人,张丙昌);
3、山西师范大学人才引进项目(50万元,负责人,张丙昌);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3万元,负责人,辛未冬);
5、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万元,负责人,赵康);
6、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任务(15万元,负责人,赵康);
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6万元,负责人,闫丽霞);
8、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项目(2万元,负责人,闫丽霞)。
2)发表论文:SCI文章12篇:二区及以上70%,一区5篇,2区3篇;CSCD核心期刊共计21篇,其中一级学报文章8篇(40%),其它CSCD期刊文章13篇;
3)人才培养:2021-2024年培养研究生19名,其中已毕业11名,均就职于市、区县级中小学及事业单位;在读8名;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80余名。
4)合作交流:参加八届全国“藻类多样性和藻类分类”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生物土壤结皮学术论坛、中国生态学学会微生物生态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共18人次,并作学术报告。